“匿名差评遭陌生人添加微信”真相来了,上海网信办再提醒!

时间:2023-04-02 14:07:04来源:藏经阁17带你进入新世界作者:焦点

“匿名差评餐饮店遭陌生人添加微信”一事,匿名有了最终的差评结论。

经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公安部门上门核查,遭陌真相2023手机看的a站网址 私自添加石女士微信的生人上海系《人生一串》体验店(上海徐家汇店)当天值班领班杜某。在石女士消费给予差评后,添加提醒杜某基于企业考核,微信网信通过当天服务员回忆和菜单分析,办再在会员管理系统中找到了石女士的匿名联系方式,随后自行申请添加微信。差评

3月25日,遭陌真相澎湃新闻刊发《顾客匿名差评餐饮店遭陌生人添加微信,生人上海大众点评回应》一文,添加提醒详细报道了石女士在《人生一串》体验店(上海徐家汇店)消费后匿名差评遭遇信息泄露一事。微信网信

根据澎湃新闻的办再报道,3月6日,匿名2023手机看的a站网址因为对之前一天在《人生一串》体验店(上海徐家汇店)的消费体验,石女士在大众点评给这家店打出了0.5星的评分,并匿名评价:“太辣了,菜也上错了,等了好久,食材很一般”。

然而就在这条评论发布的第二天,石女士就收到了一条微信添加好友的申请,备注显示为“人生一串-服务经理小杜”。

针对石女士的遭遇,大众点评在回应澎湃新闻时表示,商家无法通过大众点评的后台,获取匿名评价用户的信息。

大众点评相关人士推测,可能是消费者通过扫码点单,在授权同意的情况下,店铺有可能会获取手机号。“商家有可能根据评论菜品,判断是哪一单点单,然后从第三方的点单系统获取了手机号,加到顾客微信”。

这一推测最终得到了印证。根据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公安部门的进一步核查,石女士确为《人生一串》体验店(上海徐家汇店)会员。其在申请注册会员时,授权该店获得手机号码,并被存储在“人生一串”的会员管理系统(哗啦啦会员系统)。而涉事的杜某正是通过服务员当天回忆和菜单分析,在会员管理系统中找到了石女士的联系方式。

据介绍,《人生一串》体验店(上海徐家汇店)已对杜某进行了教育,并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而在得知个人信息泄露的过程后,石女士表示,经过相关部门迅速、及时核查,自己的疑惑都得到了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石女士的经历提醒消费者,到店扫码点餐时要关注是否被强制索取手机号、强制关注企业微信等。

上海市消保委暗访发现,人生一串门店在扫码点餐过程中会有弹窗获取手机号,选择拒绝之后仍然可以下单。

上海市消保委曾发布过《扫码点餐为什么要我的手机号?上海市消保委暗访沪上奶茶店和快餐店|“3•15”系列发布之十二》一文,调查发现,有65%的消费者不愿意在扫码点餐时向商家提供手机号码。有56%的消费者对扫码点餐强制获取位置信息表示担忧。

上海市消保委认为,商家提供扫码点餐服务,一方面是方便消费者,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比如很多门店虽然有人工点餐服务,但不设置专职点餐员)。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消费者在扫码点餐中,商家应按照最小和必要原则获取消费者个人信息。

此前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前夕,对部分餐饮企业强制索取到店点餐消费者手机号、用户位置精准信息等行为,上海市网信办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消保委依法开展联合约谈,责令相关餐饮企业限期整改,并开展相关普法教育。同时要求大众点评、饿了么等平台通过公告、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向消费者发出风险提示,并组织平台内餐饮商铺自查整改。

上海市网信办提醒广大网民,在到店点餐场景下,提供个人信息时应当更为谨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切实防范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上海市网信办特别提示,餐饮企业以下行为涉嫌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01

首次使用小程序扫码点单时,消费者没有收到商家通过“弹窗”等显著方式提示的隐私政策。

02

商家在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中没有设置“同意”或“拒绝”的选项,默认消费者允许提供个人信息。

03

商家超范围向消费者索取和餐饮服务无关的个人敏感信息(包括姓名、生日、性别、家庭住址、身份证号、银行账号等)。

04

扫码点单后,出现“微信一键登录”获取昵称和头像、“微信手机号一键登录”获取手机号等弹窗提示,或者买单时要求消费者提供手机号,消费者如果拒绝以上授权就无法下单。

05

扫码点单后,商家以选择附近门店等为由申请获取精准位置信息,消费者如果拒绝就无法下单。

06

扫码点单后,商家申请获取精准位置信息,消费者拒绝后,仍频繁弹窗申请位置信息,且消费者无法正常使用门店搜索功能。

07

商家以优化服务体验、提供会员折扣等名义诱导消费者授权精准位置信息或者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消费者拒绝后,页面仍反复出现弹窗申请,影响消费者正常使用。

08

既没有经消费者同意,也没有做匿名化处理,商家将消费者个人信息提供给第三方使用,消费者频繁收到定向推送的广告营销信息。

对各类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可以据实向上海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提供线索,举报网站为http://www.shjbzx.cn/。

澎湃新闻了解到,近年来,上海市网信办积极履行个人信息保护和监督管理职责。2022年,上海市网信办要求本地应用商店下架违法违规处理个人信息的“私人加密锁”“世界街景高清地图”“图文放大神器”等55款app,主要问题集中在强制索要用户非必要权限、未经用户单独同意向第三方共享精确位置信息等。

本文综自:澎湃新闻客户端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消保委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